素材火翻译公司banner

栏目导航

网站导航


核心提示:23岁那年,全国人大代表刘锦秀放弃城市生活,毅然返乡创业,从此扎根深山17年。她带领山区农民发展黑山羊产业,示范引领山区农民通过养羊脱贫致富,坚持不懈向贫困宣战,从一个普通的牧羊女成长为山区农民创新创业、产业扶贫的“领头羊”。如今,罗田县已成为大别山区黑山羊养殖基地,跻身湖北养羊大县行列。2017年,刘锦秀荣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全国人大代表刘锦秀在黑山羊养殖基地。(刘锦秀供图)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王萍 通讯员丁爱萍10月22日北京报道: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层峦叠嶂,峰接岭连,山川秀丽。

9月初,秋高气爽,阳光和煦,面对一拨拨赴罗田县考察取经的全国各地扶贫干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锦秀诚挚表达:2017年获得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让她终身难忘。今年她一直忙着在全国各地推进“薄金寨·锦秀羊”品牌的销售网络建设等工作。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别山牧羊女”,刘锦秀放弃城市生活,扎根深山17年,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黑山羊产业发展模式,带领175个贫困村的农民养羊致富,辐射带动大别山区7700多个养羊农户,为推动山区贫困农户脱贫作出突出贡献。在刘锦秀的带动下,罗田县成为大别山区黑山羊养殖基地,跻身湖北养羊大县行列。大批贫困户依靠养殖黑山羊脱贫,养羊年收入3万元以上农户达到1500多户。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宣布,罗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生活的起点。刘锦秀告诉记者:“大别山老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路,还要持续走下去,我还要继续努力!”

“开掘一条河让更多人有水喝”

刘锦秀出身贫穷农家,姊妹众多。作为大姐的她13岁时辍学,怀揣借来的50元钱踏上了打工之路。她当过缫丝工人,摆过地摊,做过幼教,开过杂货店……

时光回到2003年。23岁的刘锦秀事业小有成就,副食、物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城里买了房、购了车,还有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却作出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返乡创业。

面对家人的反对、朋友的不解,刘锦秀的内心仍然无比坚定。“贫瘠的大山养育了我,我该回来反哺乡亲,誓让山村披锦绣!”

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刘锦秀尝试过养鸡、养牛,然而都没有成功,但她并没有轻言放弃。经过仔细分析,她发现,罗田气候适宜,草场资源丰富,而且罗田有养羊历史。她断定山羊养殖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可以利用山区的草场和人力等资源发展山羊养殖业。

2004年,她毅然和父亲走进大山,在山腰里搭起两间草棚,羊一间,人一间,开始了艰辛的养羊历程。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刘锦秀终于扭亏为盈,通过养羊赚了7万多元。她萌发了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脱贫致富的想法。刘锦秀说,“我想开掘一条河,让更多人更长久有水喝。”

“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们共同养羊致富”

2007年初,刘锦秀了解到,国家鼓励各地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户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作战”。

2007年9月,刘锦秀联合当地养羊大户,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刘锦秀还多方筹资签下1000亩山林32年使用权,建起了清洁无污染的种羊基地,修通了3.5公里水泥路,建标准化羊舍近万平方米,把能繁母羊送给周边农户散养。

为了让更多村民加入到养殖业中来,刘锦秀把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写成一本《养羊技术手册》,免费分发到乡亲们手中,并对乡亲们进行讲解。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致富农民”为宗旨,实行“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栏圈建设、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肉羊,破解了社员缺良种、缺技术、愁销路的难题。

创业之路崎岖坎坷。2007年,一场意外森林大火烧毁了整个山林,差点熄灭刘锦秀的人生希望。祸不单行,2008年年初,南方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冻死、饿死黑山羊200多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农户创业信心受挫。刘锦秀心如刀割,她多方争取相关部门救灾补助,鼓励农户重拾信心,将损失降到最低……

患难见真情,此后,农户更加坚定地跟随刘锦秀从事养殖,一批批贫困农民迅速成为养羊能手,合作社从最初仅有47只山羊的小羊场,发展到国家级大别山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基地。

合作社在壮大,刘锦秀梦想走得更远。2011年,她注册成立湖北省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起年屠宰加工3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类食品加工生产线,重点研发“全天然、纯绿色”高档羊肉食品,注册“薄金寨·锦秀羊”商标,进行公司化运作、品牌化经营。

刘锦秀带领销售团队,有效对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星级酒店以及各类企业,一步步完善营销网络。黑山羊产品走出了大山,远销全国各地,成为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食品,高峰年出栏肉羊可达20多万只,年产总值超2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刘锦秀在黑山羊养殖基地。(刘锦秀供图)

“愿做一只精准扶贫领头羊”

一路走来,刘锦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心里永远装着老百姓,主动担当作为,为山区扶贫倾注真情。

2015年,刘锦秀主动与罗田县175个贫困村的40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为贫困户养羊提供精准服务,带动他们养殖黑山羊。

多年前,平湖乡秋千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艳华就曾散养过羊,由于缺少技术经验,无功而返。刘锦秀三番五次上门发展张艳华成为合作社成员,让张艳华的养殖业渐渐走上正轨,顺利成为养羊大户,年收入近30万元,还带动了9家贫困户养羊脱贫。

骆驼坳镇夏家冲村7组村民熊小锐,身材瘦小体弱,患先天性心脏病,债台高筑。刘锦秀无偿资助20只母羊、20只公羊,为熊小锐申请政府贴息贷款2万元,还为他提供全流程贴心服务。2019年熊小锐家出栏300多只羊,收入2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出栏100多只,现存栏近200只。

“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感谢刘代表提供脱贫致富门路,让我过上了好日子!”说起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熊小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锦秀探索出“政府+银行+保险+公司+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扶贫新模式。主动承担精准扶贫市场主体的责任,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被全国许多贫困县市学习借鉴并广泛应用于种养殖业,成效明显。“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把五方职责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帮扶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刘锦秀当初发展黑山羊产业实现精准扶贫、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质朴心愿,在一个个山区贫困农户的养羊实践中实现了。刘锦秀带领大别山区贫困群众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锦绣之路。

2017年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锦秀建议,推进精准脱贫工作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良种、冷链仓储体系、品牌建设、收购周转资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摄影/新华社记者 燕雁

“大别山区的脱贫致富路,还要持续走下去”

“每个人都是一盏灯,只是亮度不同。我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光芒激励贫困乡亲一起努力,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刘锦秀认为,作为人大代表,就应当把自己变成一盏照亮他人的灯。

刘锦秀精耕细作不断优化“薄金寨·锦秀羊”品牌,并打造“锦秀优品”高品质农产品,大山里种植板栗、药材、油茶、高山黑米的农户们都被带动起来。

“‘后扶贫’时代的产业发展之路怎么走?”刘锦秀继续思考着。她联合20多家新零售企业,共同推出消费扶贫认销认购活动;以武汉为起点,陆续在各大城市开设“锦秀优品”小木屋,通过“一碗有温度的锦秀羊汤”连锁品牌效应,打造山外千店带山里万户的品牌战略模式。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8年间,刘锦秀不遗余力为大别山牛羊产业发展呼吁。2014年,她向大会提交关于大别山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建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此进行调研,并推动大别山区试点工作,山区养羊户也因此大幅增加。2015年,她向大会提交关于扶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牛羊产业,带动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建议。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让脱贫攻坚遭遇“加试题”。刘锦秀不等不靠,及时复工复产,迅速向熟食、半熟食产品深加工进军,延伸产业链,积极应对疫情。

“疫情对畜牧业产生深远影响,要适应新形势,找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解决方案。”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刘锦秀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畜牧业的冲击及应对措施”课题,深入调研走访,问计于民。“这件建议在充实完善后,将正式提交给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掏出厚厚的一叠初稿,刘锦秀真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