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澳门,人们总会想到这里“小而美”的文化基因。而随着澳门积极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其独特的文化优势也越来越得到凸显。
勾上脸谱、穿上行头、摆好亮相,现场演绎武生——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久前,在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三校,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艺术交流活动把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了由新疆京剧团带来的《空城计》《穆桂英挂帅》《闹天宫》等著名京剧片段,还现场体验了京剧演绎。而次日在澳门永乐大戏院上演的京剧《状元媒》,更是座无虚席。多位国家级演员的精彩演出,让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连连叫好。
今年,已经是“中国京剧艺术团”赴澳门演出交流活动开展的第15个年头。多年来,这一活动每次都尽展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京剧的传神韵味,广受澳门民众好评。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澳门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希望借此增强澳门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应该让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传承下去。澳门虽小,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特色,它既完整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一直以和睦相处的态度与东西方文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值得大家慢慢体会。”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的一番话,既道出了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特色,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精神。
在吴志良看来,回归以来的25年,是澳门历史上文化事业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25年。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蓬勃发展,澳门文化折射出的缤纷色彩日益闪耀。
“澳门地方很小,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才存量都不足。所以,我们很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来澳门看一下。我们一直努力将澳门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特性、城市精神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吴志良介绍,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2023年,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正式成立。一方面是国家希望澳门能够团结凝聚文化界,为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基地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这也是澳门文化界的一次觉醒,代表了澳门文化人大团结、大联合的意愿。
吴志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使得澳门的文化人、文化社团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提升澳门文化界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树立澳门鲜明的文化形象,并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了长期的繁荣与稳定,不仅为澳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内地与澳门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特别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发展战略的建设,让澳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激发了文化的融合。使澳门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优势成为连接祖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何嘉伦看来,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门拥有特有的中葡交汇文化,使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产业得到了新的机遇。而“一国两制”也让澳门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和特点,使澳门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扎实推动了内地与澳门文化交流向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迈进,支持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谈起这些年家乡文化领域的发展,何嘉伦如数家珍:第三届中国文化节主旨项目启动仪式暨第七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内地与澳门课程发展及教材编制研讨会等重要文化会议在澳门举行,加强了内地与澳门在文化艺术、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同时,通过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文化节等形式,澳门居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内地的文化特色。此外,内地的高校也开始重视与澳门的合作,设立专门的交流项目,促进两地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工作,不仅增进了内地与澳门彼此间的认识与理解,也提升了澳门青年的竞争力,为澳门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内地与澳门的交流日益频繁,不仅是文化合作的延伸,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交融。”何嘉伦相信,澳门在保持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同时,会积极与内地进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寻求与内地文化的共生共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为祖国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丰富内涵。“作为澳门青年,我们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故事。”(记者 奚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