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健康优先。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医药产业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民生产业。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次就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十四五”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断强化创新药物和医疗装备顶层设计;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并对完善推动生物医药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健全强化医疗装备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等作出改革部署,为我国推进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正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快速迈进,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设备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深度还不足,等等。为更好促进我国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12月13日,全国政协召开“加快推进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双周协商座谈会,组织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深入沟通交流,共议对策建议,为推进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与临床应用聚众智、汇合力。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与会委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应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一体改革,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开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与临床应用发展模式。医疗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快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发展必须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提出,要强化人才、技术、项目的财政投入与政策保障。对健康科技领域研发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行业部门的专业统筹作用,以项目攻关为目标塑造人才创造力培养体系,以创建掌握核心技术为目的改革资金投入管理运行模式,以“创新人才-核心技术-关键项目”三位一体融合推进科教人才一体化本质性提升与持久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认为,面向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唯有自主培养引领全球的药学拔尖创新人才,方能加快迈向医药强国,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应“系统性优化和重构药学学科与专业布局,探索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适度扩大药学博士培养规模”。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锐直言,如何快速将已凸显临床价值的“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用快速衔接,其机制仍待破解。
“建议完善科研计划管理机制,优化任务目标设置,支持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建立面向‘出新药’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需求征集机制,汇聚产学研用力量共同研判市场急需与前沿技术方向。统筹科研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研究。”王锐进一步表示。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融资难、谈价难、入院难问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提出,应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改变创新药定价与报销标准捆绑的做法,由医保部门制定创新药报销标准,企业自主制定药品价格。要鼓励医院使用创新药,并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同时,要明确基本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边界,公开各类疾病发生率,方便商业保险公司精算,加强商业监管,实现基本医保和商业医保无缝连接、有序对接。”毕井泉表示。
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的最终目的,是实实在在地让患者尽早用上。但目前,因为体制机制原因,我国医药创新研发生产面临的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困境,仍格外突出。
“应完善科研成果的资产评估流程与路径,医院专利转化产品应用细则与规范等相关政策规定,对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细节问题给予清晰定义和明确规范。”
“应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机制,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应优化生物医药技术储备机制,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储备格局。”
……
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委员和专家们希望,加快构建支持医药产业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能够转化为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补齐短板弱项 更促“量质齐升”
守护人民健康离不开科技支撑,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为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的需要,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强化创新药物和医疗设备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医药和医疗设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我国医药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创新产品上市步伐不断加快。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是国家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通过该专项得以突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自2008年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优化,从事新药研发的企业数量、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等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新药研发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在研新药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医疗器械研发方面,也实现了10大标志性诊疗设备、系列高端植介入产品的国际化,高端放疗等项目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多项标志性高端诊疗设备实现自主可控,创新链与产业链和服务链的结合加速推进。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随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壮大,相关产品还逐渐获得国际认可,2023年,多款国产新药成功闯关欧美,创新药“出海”步入新阶段。“泽布替尼作为首个在美国市场上亮相的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已在全球70个市场获批,销量一路突飞猛进,2023年实现销售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全国政协委员、武汉亚洲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俊明分享道。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额已超进口额,‘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欧盟和美国成为主要出海方向,美国海外医疗设备注册生产商中,中国企业占比第一,已达27.8%。”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姚建红带来的消息同样令人振奋。
医药和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医药和医疗器械与国外同类产品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与会委员和专家充分肯定了我国在创新药和医疗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也对这一领域的困难和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新药靶点的源头创新不足,同质化重复研发问题较为严重。”
“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然依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风险依然存在。”
“部分医疗机构对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顾虑,缺乏引进使用动力,国产创新药和医疗设备推广市场面临挑战。”
……
“这些短板限制了国产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等多方面的努力来逐步克服。”曹雪涛表示。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四链融合”是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反映了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产学研用协同困难,信息沟通渠道与成果转化机制不畅,无法形成合力。新医科与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支撑条件不足,高校院所中交叉学科资源获取不足。”
曹雪涛也认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创新链上下游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在政策一致性、知识要素流动等方面存在壁垒,创新政策缺乏一致性协同。
只有协同,才能充分释放各方潜能,形成集聚效应、放大效应和裂变效应,助力产业链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实现新突破,这是与会委员和专家的共识。
“应推动企业研发向基础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等创新链上游延伸,增强其基础理论转变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同时,推动明确研究型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创新主体的属性和定位,发挥其连接创新链上下游主体间的关键作用。”曹雪涛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认为,应聚焦公共底层核心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布局以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的国家实验室体系,以国家医学中心为主体联合创新企业构建技术创新应用平台,拓展临床“首用”场景。
“应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基础科研体系重构,通过高等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强化理论技术‘供给侧’和临床应用‘需求侧’的双轮驱动、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明东说。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徐丛剑建议,对现有国家医学中心的研究布局和流程加以调整,将现有的科创园区与医院、企业进行直接技术对接。
一体发力,还需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共同托举。
谢俊明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资本流向长周期、高风险的医药研发项目,允许投资者享受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同时,要稳定资本市场环境,提供多层次融资平台。
姚建红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推广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创新药。
“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住关键重点,强化协同联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原院长季加孚说出了委员和专家们的共同心声。(记者 吕巍)